市委网信办副主任王刘纪说。
那几年,村里家家摊钱买了钹鼓,在科技工作组回福建过年前,敲钹打鼓一路欢送,比过年耍社火还要热闹。2018年12月,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已在隆德县挂职两年的樊学双没有离开,他选择继续留下来,怀揣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扑下身子投入到闽宁对口协作第一线。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机制,为中国方案提供了成效显著的地方引擎和极具价值的启示与参考,成为全国东西扶贫协作的典范。那次会议后,柯允君决定把事业重心转到宁夏。一批又一批的干部走到百姓心上去,称自己的重量。两省区人民的情谊,历久弥坚。如今,宁夏的菌草食用菌产业已经告别农户分散种植模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林占熺说的那个村,是彭阳县古城镇小岔沟村,那里的村民们可没有忘记他。起高楼、修马路、种葡萄、建酒庄学校、幼儿园、居民安置区已经建成,30MW光伏电站并网发电,设施大棚投入生产,万亩草畜基地竣工,肉牛养殖基地存栏近7000头,宁酒、闽茶文化交融的商业区已经开发,西线高速公路通车,闽宁扶贫产业园里企业陆续入驻,项目带动、产业协作、科技扶贫、劳务培训、劳务输出、企业参与、社会支持,闽宁镇已经成为中国东西对口扶贫协作和中国特色扶贫的经典样本。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援外医疗队以来,我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援建医疗卫生设施共130余所,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挽救了无数宝贵生命。
中国援外医疗队以无私的爱心、精湛的医术、接续的奉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巍巍贺兰山,守护宁夏川。是什么原因让五湖四海的游客选择在这里小住?高品质的悠闲生活。
如今,昊苑村村道宽敞、村屋敞亮,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观。抹去满面尘灰烟火色,恢复着生机活力的父亲山正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
事实证明,只要践行新发展理念、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守护山水、搞活经济、造福百姓的好路子。忆往昔,贺兰山石嘴山段惠农王泉沟煤矿清理整治指挥部成员安曾云面色凝重,始建于1986年的王泉沟煤矿曾密布着8个采煤区,最多时有400多人、100多台设备现场作业,长年累月炸山挖煤,高峰时一年要从贺兰山挖出50万吨煤。艾晓保一语道破玄机。(宁夏日报记者李涛/摄影)人山相依书写幸福画卷20多年前,年仅10岁的乔静跟随父母从陕北移民到昊苑村,见识了风吹砂石跑、地上不长草的环境,姑娘心生逃意。
推窗见山,艾晓保嘴角带笑。几十年来,昊苑村目睹了贺兰山从满目疮痍到日渐披绿,贺兰山守护着昊苑村由一穷二白到业兴民富,一山一村一群人,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点点滴滴化作生动实践。依托贺兰山东麓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宁夏葡萄酒闻名世界。贺兰山老旧矿区黑脏乱差状况彻底改观,重点区域散乱污现象根本扭转,历史疮疤逐渐愈合。
10月9日,站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汝箕沟煤矿整治后的现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汝箕沟煤矿相关负责人任炳华不忍回忆:山体结构决定了要想采掘,先揭山皮。乔静是昊苑村一家酒庄的接待负责人,旅游高峰期时,月收入超过万元:酒庄园区种植了200多个品种的300多万棵树,仿佛天然氧吧,在这样的环境工作,谁还愿意离开?村二代一番游历后重回家乡,村三代直言对家乡十分喜爱、不愿离弃。
艾晓保一脸自豪,别小看移民村里开民宿,品质不比别的地方差,我们村有的民宿光装修就花费2000多万元。我们200多名工作人员守在深山半年多,一遍遍跟他们算环境账、经济账、儿孙账一笔笔账算下来,大家终于想到了一处:眼前的利益是小利,长效的治理才能使贺兰山造福子孙后代。
相关连接:贺兰山地处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南北绵延200余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生活在这里,感受大山的脉动,体会乡村的不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村里在每户小院门前挂了二维码,谁家不净,扫码关注。(宁夏日报记者马楠/摄影)一群人石头窝里讨生活如果时光有影,在昊苑村建村之初,影子都苦得直不起腰来。1995年,刚满30岁的康宗贤从甘肃会宁迁居于此:几乎没有树,方圆十几里不见一点绿。其实,从暑假起,这里所有的客房就没有空置过,有的民宿一间客房标价已过千元,依然订不应求。
因整治工程触及矿主利益,很多人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甚至鼓动矿工闹事。废弃的矿坑,该怎样修复再现生机?遍体鳞伤的山体,又当如何恢复如初?这既考验着地方对环境治理的决心与定力,更考验着治理者的智慧与能力。
清退厂矿、恢复地貌、封育保育、生态修复贺兰山终于再披绿装,岩羊、马鹿、雪豹等野生动物重回山林。从山里开出来的砂石车轰隆隆不分昼夜来来往往,震得窗玻璃哗啦啦响。
2017年5月,贺兰山生态保卫战正式打响,保护区内169处人类活动点和46个矿业权全部退出。第一次踏进矿区,所见超乎想象:大山深处矿坑密布,没有一块平整的皮肤,山上不见一棵草,风一吹煤灰飞扬,几步内看不见人影。
赵珊是昊苑村一家民宿负责人请来的职业经理人,在她的参与下,民宿线上线下全面开花:今年7月试营业至今,我们接待了餐饮及住宿游客近5000人次,营业收入每月都在30万元左右。2003年,昊苑村正式建村,艾晓保与来自8省的1800余人组成了村一代。艾晓保说,黄沙说来就来,遮天蔽日,住在山脚下却很难看清山。给山治病难不难?太难了。
【短评】青山复幸福来从那些年石头窝里讨生活,到这些年人山相依幸福升级,昊苑村的今昔之变,为贺兰山生态修复写下生动注脚。艾晓保回忆,可谁知在这儿种地并不容易。
2021年6月,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作为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推荐的10个中国特色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之一,向全球公开发布。父亲山病得不轻,2016年登上首批中央环保督察组黑名单。
康宗贤来村子最久、年龄最大,对往昔记忆最深,小风天天有,大风三六九。(宁夏日报记者李涛/摄影)一座山愈后重生绽新颜因富藏煤炭、硅石等资源,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满身是宝的贺兰山遭遇大规模无序开采,顶峰时活动人员10余万人,各类采矿权达100余处,矿山企业遍布,机器轰鸣,飞沙走石,煤尘弥漫,贺兰山被折磨得遍体鳞伤、满目疮痍。
昊苑村党支部书记曹东旭亲历了山、村巨变,深感今天的美丽乡村来之不易,保护环境成了村民刻在骨子里的习惯。赵珊把记者领到了民宿3楼的露台:你看贺兰山,每时每刻,美景不同。在这样的环境里,别说发展富民产业了,就连维持温饱的庄稼都懒得长。什么原因让你决定回来?促使我回来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让我心甘情愿留下的是环境好了、有奔头了。
乔静说,正在读书的两个孩子从课堂上学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他们说,我们的家乡如此不凡,为什么还要伤别离?孔雀不离枝,凤凰来筑巢贺兰山下,小村庄里,竟吸引来高学历的外来打工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艾晓保开办的民宿天天爆满,营收可观。
久病重生,贺兰山短暂地养精蓄锐之后,又将满满的父爱真情回馈这方土地。可是这么久了,没有发现一家庭院脏乱差,大家再也不忍心破坏恢复好的环境。
沙尘更是常客。作为贺兰山生态保卫战其中一处战场,昊苑村里附近的砂石矿坑被陆续填平,300余亩矿坑之上种植了2万多棵果树,三季花不同,夏秋果飘香。
留言0